鋼筋套筒連接是一種通過機械式套筒將兩根鋼筋端部連接成連續整體的工藝,屬于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范疇。其核心原理是利用套筒與鋼筋之間的機械咬合或螺紋配合傳遞應力,具有高強度、高可靠性及施工便捷等特點。該工藝廣泛應用于建筑、橋梁、隧道等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中,尤其適用于大直徑鋼筋連接、抗震結構及施工空間受限的場合。

高強度性能:套筒連接接頭強度不低于鋼筋母材標準值,疲勞性能優越,適用于動荷載結構
施工效率高:采用專用設備可實現快速裝配,單根鋼筋連接時間僅需2-3分鐘
適應性廣:不受鋼筋化學成分、氣候條件影響,可在-40℃~80℃環境穩定工作
環保節能:無焊渣、煙塵污染,較焊接工藝節能30%以上
質量可控性:通過扭矩值、螺紋嚙合長度等參數可實現全過程質量控制
高層建筑豎向鋼筋連接(柱、墻主筋)
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節點連接
橋梁懸臂施工節段鋼筋對接
地下工程逆作法施工鋼筋續接
核電工程等重要結構的鋼筋連接
| 鋼筋規格 | 套筒外徑(mm) | 套筒長度(mm) | 螺紋精度 | 最小扭矩(N·m) |
|---|---|---|---|---|
| Φ16 | 28±0.5 | 90±2 | 6H/6g | 160 |
| Φ20 | 34±0.5 | 110±2 | 6H/6g | 240 |
| Φ25 | 41±0.5 | 130±2 | 6H/6g | 380 |
| Φ32 | 50±1.0 | 160±2 | 6H/6g | 620 |
| Φ40 | 61±1.0 | 200±3 | 6H/6g | 950 |
螺紋配合精度:套筒內螺紋與鋼筋端部螺紋應采用過渡配合,螺紋中徑公差控制在0.15P以內(P為螺距)
擰緊扭矩控制:應根據鋼筋規格采用專用扭矩扳手施工,實際扭矩值與標準值的偏差不得超過±5%
接頭對中度:連接后鋼筋軸線偏移量不大于0.1d(d為鋼筋直徑),且更大不超過2mm
外露螺紋控制:連接完成后套筒兩端外露有效螺紋不得超過1.5P,且不應出現不完整螺紋
套筒材料應選用優質碳素結構鋼(如45號鋼)或低合金高強度鋼(如40Cr)
熱處理硬度達到HRC25-32,抗拉強度不低于600MPa
螺紋表面應進行防銹處理,常用鍍鋅層厚度不小于15μm或環氧涂層厚度180-250μm
套筒內螺紋牙型角為60°,螺紋表面粗糙度Ra≤6.3μm
| 檢驗項目 | 檢測方法 | 合格標準 | 抽樣比例 |
|---|---|---|---|
| 外觀質量 | 目測+卡尺 | 無裂紋、毛刺,螺紋連續完整 | |
| 扭矩值 | 扭矩扳手 | 達到標準扭矩值±5% | 每批3% |
| 抗拉強度 | 試驗機 | 斷于鋼筋母材 | 每500個1組 |
| 螺紋精度 | 螺紋通止規 | 通規通過,止規止住 | 每批5% |
鋼筋端部應采用專用套絲機加工螺紋,切口端面應與鋼筋軸線垂直
連接前應清除套筒內及鋼筋端部螺紋區的油污、鐵銹等雜質
采用正反旋轉擰入法施工,確保兩端鋼筋在套筒內接觸緊密
雨雪天氣施工時應采取防雨措施,避免螺紋部位生銹影響連接質量
對已完成的接頭應做好標識保護,嚴禁在連接部位進行焊接作業
隨著裝配式建筑和智能建造技術的發展,鋼筋套筒連接工藝正朝著標準化、自動化方向演進。新型全灌漿套筒、半灌漿套筒等產品的出現,進一步拓展了該工藝在預制構件連接領域的應用。未來將結合物聯網技術實現扭矩數據的實時采集與追溯,通過BIM技術實現鋼筋連接節點的精準定位與模擬,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進程。
Copyright ? 鋼筋套筒生產廠家 版權所有?魯ICP備2023001511號-1?